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ugust, 2017

相位的奧秘

Image
音原相位,喇叭系統單元相位,喇叭 擺位與房間的關係實在是息息相關 千絲萬縷。如果你現在的喇叭系統在任可情況下, 在放任可CD或黑膠 音效都是千遍一律,沒有驚喜過,那麼只有兩個可能性 一. 你的聽覺有可能未達到真發燒友的水平 或二. 喇叭各單元相位不對 令你未能對焦聽出喇叭系統應有的水準。  一個喇叭系統相位未調好及擺位未如理想, 對軟件相位的變動可以算是聽覺冷感。 聽不出分別好大可能是喇叭多路單元相位未準確, 或兩喇叭跟皇帝位的三角形放在房間的位置不對, 做成不存在有音場定位及3D的效果。 不同唱片公司的相位處理 如果是180度正絃波的分別,這個是應該較容易聽出來的。 簡單點如果你喇叭所有單元都是 in phase 而將音原相位倒轉180度,那麼景深是會馬上變淺變矇, 低頻由實在變虛軟,高低都有不到不盡的感覺。 如果是喇叭系統各單元都有不同角度 off phase 那麼情況就更加複雜,有如在合唱團一樣各有各唱, 效果只有一團糟可來有和諧大合唱。同樣適用於音箱, 各喇叭系統單元不能同相對焦可來有聚焦定位可言。越分得多路 單元相位變數越多,問題就越複雜,能令所有單元相位全對焦 談可容易。 先不要談音原倒相的問題,因為這是我們不能改變的事實, 但喇叭系統相位是用家較可以掌控的。 喇叭單元相位相差通常不是極端化,如果是剛好相差180度 那就容易辨,只要將紅黑線正負倒轉接便可。 但如果每只單元只相差5,10,15,30........度 能調到全對機會就非常困難,只有專業儀器才能辦到, 但在無可奈何沒有專業器材幫忙下也只好靠自己雙耳, 用自己聽慣聽熟的音樂去調試,多聽多試加上經驗, 一點技巧和一點運氣 能夠調近機會還是有的。 以下是我建議其中一種方法: 1. 先選唱片公司是正相録音的作品; 2. 所選的音樂選段最好是單一簡單或solo的音樂, 能主力表達到那一路負責的頻譜。 如鼓至低音鼓主力是低音單元所負責,而人聲是中頻, 小提琴是中至中高,三角鈴是超高,如此類推; 3. 所選段音樂一定要聽熟,清楚其音效特質輕重,才可以開始調較, 之後便是靠雙耳去做決定; 4. 建議一段選曲調段,只開一路單元去試聽, 其他頻路可以先把接線從分音器拔開。 放心有分音器在是不㑹燒後級或喇叭的。因為只是測試相位, 所以單路試聲是較容易聽出分別; 5. 從低頻開始試是最容易聽出分別, 而且中低至低音

Volume 聲控器之音量牛

Image
Attenuator,Volume,聲控器,音量調節器, 音量牛,牛戈林,變壓器音量調節器 ......等 都是同一樣東西,作用就是調節音量大小聲。 這個玩意可以很簡單亦可以做到很複雜。 一般聲控器可分為 Linear,Log,T-Balance 三種,各有它們的好處和特徵。聲控器主要是由-電阻, 線阻或線圈所組成, 最簡單的一種可以由一支線阻加個箍便能完成任務, 早年分音器經常見到這個類形。 一般前級是較適合用 log 這一種,Log 與 Linear 的分別是 Linear 是直線成正比,而 Log 是成拋物線形,以起點進級幅度較小 有利控制音量。T-Balance 是以3支電阻成 T 形,Daven 早年很多600 ohm就是 T-Balance 最為人所熟悉的是 T-330G,相信現在很多西電用家都用上一至兩對 甚至乎幾對做音頻衰減。600/600 的好處是大部輸出/入牛都以600為標準數值。 最後一種是叫音量牛/牛戈林/變壓器音量調節器, 都會是同一樣東西以下叫音量牛,是比較小見的一種。 西電有但亦相當小見而且能應用得上在現代發燒用途上(因為圈數+ 抽頭小)的更加小之又小至沒有。現代音響更加絕跡 主要是成本控制及質量問題。 製作音量牛實在不太困難,牛本身只是一隻自耦牛, 換言之只是一個線圈 中間有若干抽頭而己,頭尾接輸入端和接地 而中間毎個抽頭就是輸出端每個級進點 就是這麼簡單。 跟其他牛一樣 音量牛質量主要來源是牛片,線材粗㓜及圈數決定一切。 因為屬於輸入牛的一種 所以鈹鏌合金牛片是不二之選,以西電ClC牛片為上上品。環形 純鐡牛片就不多建議,因為圈數相當多放在環形牛相當困難, 亦難找到適合呎吋的牛片能放那麼高圈數,體積也是考慮因素。 音量牛可以放在前級輸入最前方或接在輸出最後方,都有不同表現 視乎個人喜歡音效。 音量牛究竟有什麼好處 很簡單-直接 沒有任何音染,損好近乎零,頻寛無敵,沒有自己個性, 不似得電阻有著自己的音染, 例如炭阻雜質多不同阻值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聲底,損好亦相當大。 音量牛還有一個最大好處是 須要減多小 DB 就由圈數去決定,可以將現時用3-4個 Daven 減成一隻牛身上,試想訉號經4隻Daven 才輸入前級,訊號損好,失真之大真是不敢想象。 音訉是AC波,傳統電阻與缐圈電感音控 作用是一樣,但有着不同的理論。傳統電阻互接做成銲

真聲 從播的可能與不可能

Image
耹聽者不應太強求要系統能做到現場一樣效果, 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老實實問一句 有必要嗎!在很多情況下 真聲不一定好聲,每每音響發出的味精音樂更討好, 那麼為什麼要刻意去追求真聲呢。 例如一碗未經調味陽春麵和一碗公仔麵 你喜歡那一碗呢? 話雖如此但演奏廳現場真聲是任何發燒系統都不能代替的確是事實, 隨便舉幾個例:現場感,舞台氣氛,視覺享受, 欣賞指揮家在舞台上的功架, 樂團成員樂器閃耀一舉手一投足都在咫尺之中, 名演奏廳巧奪天工調音技術;想像有着以上條件 世界任可自認最靚聲系統都不可能比!所以在一些基本考慮因素上 現場與音響享受音樂根本不能作一對一比較,是4-nD與2- 3D之分。 聽現場如果沒有以上條件,又如果系統又合乎發燒高保真條件, 安坐音房聽音響 也是個非常好選擇。 聽現場不可能時光倒流回到過去回聽歷代明演奏家,指揮家, 樂團的現場表演,只有他們的錄音剪影 後代人才能有機會欣賞到他們精湛的技藝。 這也是只有一套有質素的音響系統 在不可能情況下的唯一可能。在無時無刻,無條件不段可重播, 選擇無限下 味精音樂也扮演着劃時代不能劃缺的角色。 為聽現場而強迫自己去聽一些不喜歡的曲目,未達標 不夠水準的表演者演出也不是一件樂事。 只要在不同環境下先作好心理準備,出發點鮮明, 享受美妙音樂便什麼都有可能。老吳

音房與我

Image
你覺得音房在發燒音響這一科重要嗎?我認為非常重要。試舉個例, 為什麼有些名演奏廳特別出名,特別優秀,特別好聽呢? 究竟有什麼玄機令到他們能傲視同群,必定有它們的奧秘, 特別過人之處。演奏廳根本上就是一個特大形, 能容納很多人的音房,如能掌握到一間音房的奧秘,無論大或小, 加以整理調節,好聲原全是可以在掌握之中。 發燒音房入門主要4件事: 1. 黃金比例 - 第一重要但極難做到的一件事!除非自建音房否則機會甚微。 好聲音房必須成鞋盒形,三角,五角,六角形差不多已經判了死刑! 鞋盒形房間而兩側牆或天花成不對稱同樣有很多成功例子。 房間的長,闊,高比例是個相當重要的因素,黃金比例要求就是 以高度去除闊或長都不應該除得盡。譬如高-闊-長是3米-6米- 9米,這是個不理想的比例,因為3除6或9都除得盡, 但如果3米-5米-8米,這個又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的作用主要是避免音波共振頻率重疊, 而除得盡就是剛好重疊的重要原因。 重疊的壞處是房間㑹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諧振,令房間聲音變得臃腫, 渾濁,房振,注波四起。 一間比例良好的音房無論在大小音壓都顯示得十分平衡, 聽音寧靜程度,比起不在比例的房間好得多舒服得多, 同時在房間調聲處理上更容易,而且事半功倍。 2. 音房與喇叭比例(房箱比) - 小音房放置大喇叭或大音房放小喇叭都是有違靚聲音房守則, 能做到音場定位,深淺玲瓏浮凸,而觸手可及機會是微乎其微。 雖然房箱比容忍性較大,沒有標準方程式去計算, 亦沒必要以分毫去計算。只要憑經驗,憑感覺,憑嘗試, 以正常邏輯去衡量已經足夠。試舉例: 大障板喇叭兩旁障板快碰側牆,而中間距離連人都走不過, 這個比例已經不對。用800平方呎音房玩LS/ 35A同樣是不靠譜。相信稍有發燒智慧的朋友都十分容易去明白, 心中有數,但當局者迷,有第三者意見還是少不了。 另外忠鞠各位西電迷,西電勵磁喇叭系統原本設計是供大戲/劇院, 如果現時耹聽地方是少於800- 1000平方呎的請三思才好入行,沒有足夠的空間 西系統是極難發揮到它應有的潛質,相等於淺水浸蛟龍, 如果要霸王硬上弓只會造成吃力不討好,煩惱告吹收場。 3. 音房擺設與調音 - 當你進入一間新建-吉的音房,四牆皆空,天花地台空無一物, 一句說話你會覺得回聲雷雷,聲尾極長,有如山洞內的回音, 一般都知道極不可能在這樣環境聽音樂。

Ivry Gitlis

Image
Ivry Gitlis 猶太裔 1922年生於以色列 現年95歲還在生。五歲開始學琴 九歲已經開第一個個人演奏會。十歲被 Bronislaw Hubermann 看仲送他到法國 National Conservatory 學藝,13歳開始獲獎,跟過的名師無數 - George Enesco, Jacques Thibaud, Carl Flesch, Theodore Pashkus。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活躍於英國而且得獎無數。 1950來美國與Heifetz 有多次合作亦與 Eugene Ormandy 和 George Szell 結源活躍於歐洲。Ivry一生傳奇風流在樂壇貢獻良多, 直至1960定居於法國巴黎。經他手的名琴實在好幾支, 而現在還保存著的是  1713 "Sancy"  Antonio Stradivari . 老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