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水篇 14

近代發燒錄音已經是全數碼化,各樂器人聲都是分開錄製再濕音而成,整個流程都已經是標準化。先錄樂器再由歌手帶著耳筒在封閉式錄音室,接近全死的環境下近咪唱錄,再合成數濕而成。以下視頻是個典型的好例子,歌手是離咪只有約一呎多對唱,細聽視頻人聲是超凸。錄音室內牆上都放滿吸音物料(稱為死房)防止反彈回聲影響歌手的陽春聲,錄音師在濕音時再無須去處理在人聲這組的附帶回聲/環境聲與樂器那(幾)組不協調。一個調得合理的系統和音房是應該將錄音師原來所想表達的效果不折不扣的重現出來,而不是加以修改扭曲誇大原來的錄音效果。人聲近咪超凸播唱不能把她搞成在大堂獻唱般且堂音雷雷,或大型交響樂把她塞進小房內演出且全無深闊度可言。而一般燒友都有同樣的錯覺,就是歌者越企得後就越對,背景堂音越空洞/闊才是王道,這是先帶了有色眼鏡看真相,極之不智。在箱房比,房處理,喇叭擺位 - 這三個基本大原則未達標的大前提下,只可以說是愚昧的指鹿為馬,坐井觀天吧了。老吳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頭版CD與IFPI的關係

技術篇 - 電容

教你怎樣分別Blue Note頭版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