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ugust, 2020

老吳小記 68

Image
用小提琴調音是一眾發燒友認為行知有效的調音法,但憑良心問真是有效且能聽出分別嗎?如果答案是「信就有,不信就沒有」這是一個虛無飄渺 ,可有可無的結論。琴在音房可以是算是一件道具擺設,可以美化及增加房間藝術氣息,這是心理學上自我催眠代入的角色。看著琴聽琴能增添心靈上聽琴慾的感覺,比實質琴因音頻引起琴盒震盪產生共鳴改變音質來得更實際。琴應放在琴手常出現的位置,達到見琴如見人的效果。琴需完整上弦在工作狀態才算有效。一把在位能發揮效用的琴相等於一個靈魂。琴多、靈多大家七嘴八舌必做成反效果 實在不建議。最終琴擺設是錦上添花作用,但當系統未在狀態,房間未如理想,音場定位未調好,實在作用不大 而無需刻意追求。

老吳少記 66

Image
中古大號喇叭至中音號喇叭用戶的相位設計同樣是以所有單元喉嚨/咽喉成一平面,以低頻單元喉嚨為參考線。中古劇院用的號喇叭是供大環境使用,設計師在上中下三頻設計對有號嘴喇叭設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運算,是有這個必要可令音頻能量較集中可作遠程播放,號後單元喉嚨能成為同一平面也同時成立。單元相位差對聆聽者的影響是「近」比「遠」更嚴重,這是在音速不變與音波運行距離比例的基本關係,所以在小房間玩大號喇叭是有違設計者原有的設計的基本原則,要用更多人為環境處理去改變空間管理才能成事。號單元管理是一門學問,在現實環境操作上經常發生。當中音號單元與低音喉嚨未能成一平面(見圖一)如何解決?電分用家可以用內置’相位移’功能再用儀器測試再作適當調節直至準確。至於傳統LC(即二節-線圈電容)分音器喇叭用家,只好嘗試將墮後的單元接到分音器的接線倒轉接或反相接,再將單元前後移動作微調直至聽者認為滿意為止。單元相位調整 例例不同,十分繁複及有挑戰性,要多聽、經驗、耐性、耳力好、軟件配合更少不了。

老吳小記 67

耳力好容忍度低,耳力較次能容忍度便較寬鬆,容忍度便成為不同燒友的發燒要求指標。年紀越輕耳朵靈敏度越高,但發燒資歷還淺不懂得要求!相反老燒客一生聽音無限,累積經驗豐富,但卻隨着年紀耳力隨歲月下降,最後只能憑感覺議音,燒力要求再提升變成精神慾望。如果把 高靈敏耳聽力 和 發燒智慧放上天砰,究竟那邊會較有分量!魚與熊掌實在難選。人生就是不能完美,針沒有兩頭利,能找到自己最佳的平衡點,好好把握人生黃金發燒期 盡情享受 這才是王道。

老吳小記 65

一套喇叭系統產生相位差主要成因是喇叭內各單元發聲起端未能一同從0度開始。每個單元的發聲0度是指單元的喉嚨/咽喉,即單元發聲的源頭,試舉例:號頭的震膜;紙盤單元盤下的定位風琴/電木片支撐處 如此類推。如果一套喇叭系統能將所有單元的發聲0度泊齊成一直線,那麼理論上在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下,各單元相位配是最完美的,對整套喇叭系統同相發聲同時處於最佳狀態。現代喇叭將正前方做成斜面;低在下、高及超高在上,或弧形上下低、高至超高在中央最深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所有單元0度做成同一個平面同時發聲。所謂分頻越多、單元越多、各單元發聲0度能成同一平面同時發聲機會亦較難,相位出錯的機會相對越高就是這個原因。

老吳小記 64

20周/Hz相等於低音單元紙盤每秒鐘完成20次送出(凸)縮入(凹)動作,整個行為稱之為一周期或用0至360度去代表。0,180,360是靜止即原位狀態;0度是一個波的開始;180度剛好是凸凹轉換點;360度是完成點及下一個波0度的開始。90度是極凸點;270度是極凹點,完成整個凸凹動作剛好是一周期,學術上用一個正弦波圖去表達。聽落似很複雜實質只是用角度去代表整個動作令大家較容易明白而己。紙盤及盤直徑大小直接影響單元頻寬/周頻規格。紙盤能做到的每秒震速/盪 實在有局限,所以紙盤只適宜中至超低頻寬單元,而中高至超高則交由金屬膜去負責。全頻單元的優勢就是沒有相位差的煩惱,因為只有一支單元在工作,但能承受的頻寬也較狹窄,未能符合全天候所有要求。單元一般是8-12吋紙盤,低頻在40至80;高頻在8,000至12,000 之間視乎單元直徑大小和頻寛規格要求。

老吳小記 63

喇叭組合單元硬件相位問題是自作派人士每日爭論的議題。有別於成品喇叭,因為廠商在設計上及專業測試器材輔助下在出廠已經跟你調好,只要跟隨指示便萬無一失。業餘自作所組成的喇叭系統,一般都是較主觀性的 以「聽聲收貨」為自我中心,自認耳朵天下無敵,但十居其九都是與專業器材所得出結果都是有距離。但耳朵派自得其樂,仍然覺得沒有什麼比自己耳朵更能幹。無可否認分頻越多、單元就越多、相位出錯的機會便越高。人耳朶比起器材測試在現實接受程度上是較有容忍性的,即在正負某個%相位差是能容忍的或未必能準確聽得分別來。當然每人耳朵靈敏度不一 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聽聲收貨」在這些自作派高手來說是否足夠是靠經驗和耳力,但與器材所得的結果有距離也在所難免。這裏不是要幫任何一方講說話,只是真理與現實有距離仍然是可以共存。

老吳少記 62

解決音源相位問題十分簡單,只要依照圖一,當播放有180相差(即右方)發行商/廠商的出品 便將喇叭線的紅-黑線倒轉接便可。即紅線接負(-)而黑線接正(+)。現代CD轉盤,解碼 甚至乎前級及遙控已經發現有這個相位轉換功能,證明相位正確播放是越來越有要求,就連廠商也順民意把這功能標準化。如果只聽港/國產口水歌的朋友,可以不用理會軟件相位問題,因為港/國產的出品都是正相(沒有180度相位差)極少例外,只要將喇叭線正常接駁便可。相反如果喜歡歐、美廠商/發行商出品,包括古典,流行... 大部分都是反相(即有180度相位差)格色,正常將喇叭紅-黑線倒轉接,大部分時間都是正確的,只要記得以下幾個牌子:Philips, Columbia, Verve, RR, Sheffield Lab, Chandos, Audioquest, Chesky, Harmonia Mundi, Supraphon, Blue Note, Concord ... 轉回正相接法便萬無一失。所有早年單聲出品廠商如果未能在圖一找到只要接正相一般都是錯不了的。

老吳少紀 61

在理想環境下播放相位準確的音源實在是享受音樂的最高境界,還原度比任何音源 如開盤、黑膠、CD...更關鍵更重要。相位180度的轉移差距是嚴重的,等如喇叭單元紙盤應衝前變成縮後,如果全頻就在這個狀態下工作,你説這種聽音還原還能接受嗎!高-中-低頻在這個顛覆相狀態下工作都有不同意識形態的表達,整體表現就是不太自然,不夠好,不耐聽,不願聽的感覺。能做成以上的負面影響 我日常所經歷過的成因如下:1.定位模糊鬆散-就象鏡頭下焦距不對焦的感覺;2.主角定位徧移 -歌者口型應在正中央離地約五呎 卻徧向左右對角若干距離;3.整個音場下垂-最嚴重是整個音場跌至前牆地腳線或以下,以單聲最常見;4.立體景深變平面-層次感盡失;5.寬闊寬躺度變小-交響樂團從大廳縮進小房表演似的;6.中頻密度轉薄-人聲由應有的厚濃轉淡薄,感性-磁性也脫色了;7.流暢度受損-音樂感打了折扣壓迫感上升;8.低頻下潛能力及實在感減退至結象力盡失,明顯鼓錘骨感沒有了。你可層經歷過以上的壞音表現呢?現實是倒相還有很多細微的蛛絲馬跡無時無刻在你日常聽樂中破壞重播樂韻能力令你失去聽樂興趣 實在不能盡錄。

老吳少紀 60

正確相位播放對某類燒友的確是一種煩惱!如果你聽什麼CD或LP都認為一樣沒分別,恭喜您你是位沒煩惱的快樂人,只有音樂對周邊任何東西都影響不到你。但可惜你未算是位有耳力、有要求的燒友。耳力不夠好誰也幫不到你只可以説還需努力;相反有耳但未能分辨 可直指系統基本音場定位未能做好。主要是音房條件不足,喇叭與房間比例不對及喇叭擺位與皇帝位未在最隹位置狀態。在一個狀態良好環境下聽音樂你會最起碼多了一個煩惱,每放一段音樂第一感覺就是思量相位是否正確,條件好實在不難察覺得到。音源對相位表達是有深淺的,當錄音效果越好相位越明顯。當錄音效果是缺乏立體感,即畫面平板,主角定位含糊那麼相位的影響力、破壞性便不大。相位表達是多方向的總會告訴你 我是正確的,錯誤的,有懷疑的.... 為什麼同一首樂曲在人家裏聽特別好聽,但回到自己家總是覺得沒人家好。

老吳少記 59

在一套主力西電系統改換一兩件零件是否做成天與地的音效變?這對西門中人來說是必定的,事實是心理比真理的鬥爭與對比!如果能在盲試也能聽出分別,這是理所當然鐵一般事實不用爭論。一套系統可由數十件至一二百件零件不等,除主力件如膽、牛、電容外,以西電件極强性格的個性大前提下,在事前未通知,主件以外的附件對整體音色架構影響屬少要。全西就是典型全西的樣子表達,加了別家音染變成cocktail(雞尾酒)就須要看調較技術,測試標準及用家的接受能力。西電也不可能自家生產所有所需要件,除膽、牛,臘紙-鈎仔電容,中高勵磁發聲號體外也是雞尾鍋!

老吳小記 58

發燒友每天還是每事問,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未搞清楚,還未找到自己對發燒方向,都是音響商最佳客源,唯一條件就是要夠富有!發燒這個玩意真是毒;未夠用功,未夠年資,未交足學費就是未夠滿意未能得道!就算是勉強得道也是沒完沒了,總有些小環節、情意結令你廢枕忘餐,總是糾纏在追求、慾望、鬥志、好勝...尋夢中,沒完沒了。發燒友磨刀十年為了切菜,廿年為殺雞,可年可月才能解牛?一生未能解牛殺象就像刨丁未能做好這份工。

老吳少記 57

一對喇叭能全面發揮與否除基本功能程序做足 還有些不為人知的細節需要留意,經驗話我知喇叭底留縫是經常被遺忘疏忽的小節。無論是現代或中古喇叭同樣重要,尤其是對中古大面積投地箱體,對整體表現影響更大。縫空間的形成無論是由喇叭腳架,腳釘,輪子,高度承起台...,要由縫空間容量與箱體容量大小比例開始。這個現象做成喇叭整體表現的差距是要由箱體向下最後一個空間發聲開始。有老師傅認為放一小件千年報紙在這空間能改善整體年資音色表現,玩到這個層面真是要考用家耳力。但根據縫空間容量大小與音箱容量比例,擺放點羊毛或吸音綿是證實有起關鍵的調聲作用。

老吳少記 56

西電15A+555的確是西電早年最成功、最光輝發聲作品,如有奬頒發相信必定會拿獎無數。對西電超愛的燒友來説,在有能力、有場地,實在必須經力過這超級組合的洗禮,甚至乎成為終身終極之選,任何藉口未能完夢都是未算玩盡西電!雖然這個超級中頻組合是無敵但也雖綠葉;高至超高單元,低至超低單元,分頻器,系統功放;扶持才能奏完美。幫大家玩個簡單計數遊戲:假設一個復刻15A大號只能有原號的60-65%效果,同時一套W低頻復刻音箱同樣只能做到60-65%,總結用了復刻號及箱後整體表現只能達70%原箱原號;在播一選定音樂,原西電組合是100分,另外一套調得到位的xyz系統能接近75分,這條數如何去計算呢?這是一個複雜深層次計算問題,但答案簡單,就是玩西電就是要玩得徹底,只玩全西包括原西號西箱。

老吳少記 55

Image
西電15A+555大號是西電當年最重要的作品,可以算得上是一件發聲神器+藝術的混合體。從不到一吋面積壓縮嘴經14呎退壓縮道管至16平方呎前號口剛好完成整個退壓過程。14呎道管利用螺型旋捲式設計是為方便運送,省地方同時方便安裝,這樣一變便成為了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作品。直筒型與旋捲式道管在設計上是一樣但表現的確有別,理論上直筒型是書本正宗的做法,而旋捲式道管卻加了一股旋捲慣性能量聲壓當離開號口。聲壓是隨滾球型、帶方向性向前似雪球式發放(圖一)。這是直立式老鼠尾向天的正相擺法,如果把號倒立把老鼠尾對地,剛好180度相轉移變成了反相(圖二)與直立式的確有很大分別是不正確的擺法。查越過無數有關15A的文獻,從未見過有一把大號反相擺放。就算大型多支15A組合發聲幕牆也是全正相垂直企立(圖三)。

老吳少記 54

玩西電不論是全原裝或是找原件自作/找師傅代勞做機都各有好處,事乎用家的能力,忍耐力及意向。但肯定自找零件做機必定比原裝機貴及花時間。如果是性急人事及不太懂技術的,買原裝機是最好不過,省去很多煩惱及時間,只要聽過喜歡合心意的便搬回家。如果要在全世界每個角落搭通天地線搜索才能找到所需原件,還要無比的忍耐力,就算賣家索取高價也要硬著頭皮去馬,隨後還要擔心質量及配對;造機師傅工夫是否到家,品質控制,整件事要迂迴曲折才能成事,實在要無比的勇氣!既然是忠於原裝西件就不如連機架,接線,零件擺位,扎線,所有小物都用回原裝,那買整套原裝西電是最理智的選擇。但如果自認有了不起的工夫覺得原裝機不夠好有改善空間,起壇製作自己的神物那自作是唯一出路。

老吳少記 53

留戀七八十歲的臘紙電容的代價對每位西電用家都存有不同見解,有原裝西痴認為沒有相同及容值的臘紙容是絕對不會放上機,萬事都以一對一全相同為出發點,原裝就是美,這類用家一般都是不太懂電工/技術的。相反懂的會較接受用後期狀態良好的油質容或電解質容去代臘紙容,目的是求安全、隱定、安心,防突然死亡,保牛為中心。這些臘紙容如果是從廢機回收的,又停用多年 存活率是接近零,可以算是全軍覆沒無一幸免。就算勉強能用上 突然死亡及生命力也非常薄弱,聽樂於恐懼中實在是不好受。濾波電容死亡十分可怕,輕則燒保險絲,重則燒牛、燒喇叭,跳總掣。代用容可從油質容及電解質容作選擇,CDE 4MF 600VDC豬鼻油容或七八十年代舊裝全新的鋁筒電解容是非常合適的代用品。把代用容藏於原用臘紙電容殼內又實用又能保持原貌是最好不過。在膽機世界裏,除膽和牛外電容的重要性排行第三,如不好好重視這一環將會是個惡夢。

老吳少記 52

玩西電器材第一步是除「亨」,不把這個問題解決,聽西電發燒實在沒有太大意義!但很可惜大部分原西電器材用家都被這個亨聲問題受盡折磨且苦不堪言。越想保持原狀的玩家一般亨聲問題越嚴重,距離成功玩掂西電越遠;而能為背景燥接受某程度的修改又不影響整體表現的玩家都是較聰明且玩得最成功的西電燒友。亨聲與背景燥是同一樣東西,都是令你煩躁不安、討厭的爛音無時無刻陪伴你左右。亨聲主要來自以下原因:1.濾波或交連電容漏電、老化失去功能;2.接地次數、落地位置及方法不當;3.推動管(三極/四五極)AC/DC交直流點燈法;4.裸走訊線與高電流線靠得太近及平衡捆在一起。以上都是導致亨聲的主要成因。

老吳少記 51

能保存至今的西電器材十居其九都不能工作,沒有銷售商重新整理過根本只能作外觀欣賞。能把它們修復又不代表能回覆當年勇!硬要保持硬件與當年的原整性,這個情意結實在有點不切實際。電容老化、失效、死亡;電阻值偏離;零件因年齡退化失去功能、接觸面氧化導致效率降低,都是復原偏移未能反回真身的主要原因。平心而論以三四十年代的音質表現實在未能滿足現今發燒的要求。這份情意結與現今發燒要求的取捨是魚與熊掌的決擇。無可口非西電早年的特質表現的確優秀,如中頻甜美、厚純、味濃,密高質靚、場感宏大的確是無人能及,但反觀又確實是未能覆蓋今天燒友發燒整個聽音工程的要求。但當你已經厭倦現代千篇一律超HiFi的刺激音色,返璞歸真回覆昔日的情懷,就如一柸有年份的陳年佳釀在手的確能令你感動、心醉和暖心!

老吳小記 50

每次當細讀西電文獻都有新發現,第一次發現有drape(波浪形縣垂布簾)用在西電文獻用作調音作用(見下圖),就算波浪規格也仔細列出,每波為3-4吋深 X 6吋闊,真是了不起。圖中一共三處擺放drape這東西,分別處於555號頂(overhead); 4181號後(Rear Vertical)及平衡號後頂斜板(Diagonal)。這些布簾主要作用有二:1.擴散反射;2.吸/濾去某程度向後音量/能量,繼而減低後牆反射,成西電早年提升房間調聲的里程碑。這些少為人知及受忽略的少秘密,再次證實大號大房擴散反射、控制吸放、生死局的重要性,在局局不同調房時可作參考借鏡之用。

老吳少記 49

組合一套西電號喇叭先由一條直線開始(見下圖垂直紅線),先排好555/594震膜和TA-4181 / 4194 威化/風琴𠄘托紙盤位成縣垂直線便可作業。如果有那麼簡單就好辨事,但亦有極大可能這就是黃金位置,這的確是個好出發點。另一條直線是把15A及4181/4194的前號嘴垂直平面拍齊,但必須的是全原裝西電號或1:1複刻。有了這兩條輔助直線就在之間找關係定位置。發聲單元與號嘴所處的形態位置都是經過工程師深思熟慮計算才成形,所以必定有它背後的玄機及理論。在文獻附文一般都有以下的補充:expected location of Horn and Baffles to be determined by listening tests意思是最後還是靠耳朵聽聲收貨。

老吳少記 48

除16A外15A算是西電最大型的號角,15A外皮尺寸為56”闊X 70”高X 53”深,管道長道約14尺。為了節省地方及容易安裝便以螺型旋捲式定律作籃本而定形。15A是專為555而設計可裝單支或双頭555。要把這件龐然大物定位縣掛起實在不簡單,先決條件是號不能擺動,與低音音箱不接觸,主要是避免諧震互相干擾。至於特製號架或吊上天花取決於環境,局局不同。但以三點縣掛式 - 前號口上方兩角及號後頸為縣掛位最為合適。關鍵是當大號未擺好位置時需要有移動高低左右能力,如有特製臨時可移動吊架必定可以大派用場事半功倍。

老吳少記 47

最後兩支電感 一支並555/595而另外一支串低頻單元。當年西電是用Butterworth程式去運算電感 電容值必有他們的原因,在這不去研究。但在現代分頻器世界裏也有別的選擇,效果也相當正面,Linkwitz-Riley是另外一個證實非常之準確的選擇。自作這電感一點都不難但要做對的確不容易!建議在所需的mh值之前之後多做兩個抽頭,每抽相隔20-40Hz為起點,完成後互相配搭直至聽感滿意才為最終值。理論還理論但在現實實踐中多抽每每會有驚喜,所以不能一成不變,要過到自己耳朵為于歸。如果自己不肯定 可借多幾對耳以盲聽方式作最後決定。是否重做至沒有多抽 就由自己決定,但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完成後的分頻器還沒有進入工作狀態,雖要進入打通任督二脈即煲練的過程,250/600/1200小時這三個關口代表整個主要改善進程的里程碑。

老吳少記 46

西電號是源於三四十年代盛於四五十,當時油罐電容在分頻器設計上是重點選擇,原用同期物料資源匹配是復刻工程中最正確的選擇,而別於油質電容都不建議。電容內阻的規格是200伏VDC或VAC都可以,但200V電容今天實在不常見 退而求其次330-400V也可以接納。如能找到獨立一罐做到所需電容值是最理想,但現實是並多個容才能做到所需電容值是司空見慣在所難免。兩支有抽頭的電(線)阻;一支是作高頻衰減,另外一支是與555/594串或並之用,目的是要求做到HF部分歐值與分頻器輸入歐值相同。這兩支神器電阻不建議用現代巨型套圈線阻代,聲音就是不咬弦格格不入!當555/594單元數量定下來後就很少轉動,可以把歐值計算好再用單支六七十年代10W-20W舊裝線阻直代便可。另外一支衰減電阻能找到同樣的機會近乎零,只好用中古舊裝2-4W線性電位器代。先試40歐再考慮減歐值作靈敏度匹配。

老吳少記 45

一套喇叭輸入歐值ohm及分頻點Hz是分頻器設計兩大基本要素,有這兩大要素便能運算出電感及電容值。輸入歐值是以低音單元歐值為基礎。因為低音/群組可以由一至N個單元互相串並組成,所以不同組合輸入歐值都不同,這也是不建議盲目直抄西電的原因。西電自家沒有生產分頻器油罐電容而只是源於市場,而當年市場供應200V作分頻用的選擇實在非常有限,容值也不很大,所以西電一般都只用兩罐同一款容值電容便算。如TA-7376 24歐 300Hz分頻,就用了兩罐15.5UF便算了,實在有點不負責任。如用二節二路方程式去運算,HF和LF的C1 C2容值分別為22UF和35.3UF。C2是1.6倍C2 容值不應該一樣,而22UF-35.3UF與15.5UF相差頗大絕對要正視,這也是盲抄禍害的根源。現代發燒寸草必爭,用正確的容值才有機會令分頻銜接頻線平直是玩西玩得精彩的基本條件。這也是一般盲追捧”只信西電就是天下無敵”的傻B一世玩不好西電的原因之一。

老吳少記 44

能成功配好大號與房間比例,設好生死局,號擺好位玩西號已經成功了一半!以上如果任何一點有所不足,無論餘下多用功也只會力不從心、吃力不討好。一套分頻器是整套喇叭系統的靈魂,出了問題玩一世號喇叭也不會成功。西電號分頻器的存世量實在少得驚人,十套西電號喇叭也未有一套能用上原裝分頻器!用家唯一出路就是只好復刻。原西電分頻器是二節型二路,實在十分簡單,只有六件主要零件;每份包括兩罐油電容,兩個電感/線圈,兩支有抽頭的電阻。奉勸各位西電號迷 基本線路可以照抄,但電感和電容值不建議直抄,因為在不同環境,高中低單元數量組合不同,分頻器也必須因應修改,絕對不是one-size-fit-all,用二節二路分頻基本方程式重新運算,找出正確數值才好代入。

老吳少記 43

既然西電是為三四十年代戲劇院設計的廣播系統,所到之處必定要以接近戲劇院場地規格來作籃本,空間面積是首要條件!如無西大號不歡者天花高度更是重中之重,沒有13尺或以上天花實在不要碰。號喇叭對房間要求沒有現代半球喇叭的高,但有黃金比的鞋盒型房間必定是事半功倍。喇叭與房間比例同樣非常重要這是基本功必須遵守無疑。戲劇院調聲是以坐滿觀眾為主,觀眾席就是一片大面積吸音人海,這片海極少擴散反射對解決殘響駐波有莫大幫助。玩號房間面積空間十分大,對房間處理尤其重要,只反、不擴散、不吸是死路一條,擺陣設生死局是唯一出路!

老吳少記 42

在這裏披露數點關鍵要素如何玩靚西電的秘密,讓有緣玩西的燒友能跑小點冤枉路早日得道。愛西是一種情意結,三四十年代戲劇院廣播系統竟然用作今天家居HIFI發燒 實在有點不合邏輯!既沒有金碧輝煌的裝潢,高科技8K時代感,最難以置信的是醜得可憐,如沒有私竇藏身能搬回家的機會更微。至於歷史價值,只有一百幾十年歴史又未算得上是古董,如果音效沒有過人之處實在有點難以想像。但是燒友如老酒客有點相似,只要能唱首好歌便越醜越愛和酒不過52度未夠老純不能入口有異曲同工之妙。

老吳少記 41

有誰夠膽説西電是完美沒有瑕疵的呢!那麼除了貴 又有誰能説出西電那裡有不足之處?齊唱西電好是所有西門弟子的共同語言;齊心對抗外侵勢力也是義務務必盡心盡力。身為主力以西電件自作派 當然愛西且必定力撐到低,但對西電少眾不足之處也非常有興趣去深入探討。至於是否愛屋及烏或如何取捨 屬每人發燒理念 暫不予置評,但惡意相害或反西絕對不是我柸茶。對自稱能「超越西電」本人就覺得有點妄想。

老吳少記 40

西電被捧為神物 靚聲已經不用多說,但偏偏能收成正果卻又少之又少!西電的魔力是有緣擁有不代表就能把它把弄得精彩。講實話能把它發揮至淋漓盡致比擁有更加困難,令西電這個神話更加有挑戰性而每每苦多於樂!但樂觀點看 能令你苦苦思量,朝思夢想,甚至乎一生長期作戰,受盡折磨最後能收成正果,那種快感實在比當皇帝更開心。

老吳小記 39

為了輩份自尊選擇性只接受美言善意的讚賞而謝絕其他負評是非常愚蠢的思想!人就是愛聽讚美的說話及被認同,加上群內打手吹噓擦鞋,習以為常只會慣性自認天下無敵,這種模式作業實在是無語不敢恭維!

老吳少記 38

在一壇千瘡百孔的系統,希望能在一時三刻把問題找出來有如摸黑尋針,實在有點「倒瀉籮蟹」不知從可入手。系統配搭接駁用料房間對錯千變萬化,指標定義難分!拆解方案有如折解病毒程式需時細琢運算才能找出解決真理。發燒並沒有不勞而獲,一步到位的先例,如覓得有緣人能在大方向指點迷津幫一把是一生有幸。

老吳少記 37

純鐡實在不純!所謂純鐵是西電盤古初開所用的鐡片用作做牛之用,因為磁通量效率低 後來被鋼片取代,從此西電再不回頭使用。鐡片先天條件在音頻效應上中頻特別純厚優秀,所以有「純」的美譽,但對高低伸展的確不是強項。早三十年代市場根本未有發燒這回事,一般只是對語音播放要求,而對兩頻未有實質要求,所以鐡片是合適的。直至四五十年代隨著市場的需求,鐡片完全被鋼片取代。

老吳少記 36

發燒理論與實踐是兩馬事,熟讀孫子兵法有無敵技術理論,但上戰場手執帥𣄃、坐皇位未能了解戰情調動兵馬戰勝軍情便等同「大隻講」紙上談兵。實踐與理論同步才算得上是全能大帥。

老吳少記 35

愛西電就要學懂得妥協,妥協多深就要看多投入!只要鐵牛/膽編號記得清,兩極要求不太高,有質有密就叫好,動手能力不要緊,面子猶在見西需唱好,這樣玩西就算玩得好機會微,但可自我陶醉也是個好選擇。但奉勸各位西迷還是少被家訪,苦澀心酸收場就無必要。

老吳少記 34

口水歌、中樂、古典樂,爵士樂、流行曲、重金屬、倍你成長的歌樂..... 你喜歡那幾種?實在沒所謂分等級 只要喜歡都是好!如果能認識每項音源特質優劣再與自己系統互補長短已經是位很了不起的老手玩家。

老吳少記 33

「想當年」人越年長越多感慨,倍着自己成長的記憶總是忘不了!情意結甚至乎可以令時光倒流 推翻任何現代先進事物。如果三十年代78轉膠片能勝現代45轉200g這個結卻又傷得頗深。

老吳少記 32

美國有兩個重要基本條件比中港優勝:1.美來電是60Hz而中港是50Hz,效率以高出超過10%;2.地面積與人口密集分布比例 美遠低於中港。結論是聆聽環境美比中港就是更寧靜而且靜得更天然。

老吳少記 31

喜玩多分頻的燒友是炫耀多於實質須要。有三想五,有五想七,有七想N!心態就是能玩掂就是王道。能征服、挑戰極限,對好聲與否都是次要,這種離地的慾望算是新派燒友的自我挑戰。

老吳少記 30

玩音響就是不能太過偏激,弄得中頻靚時失兩頻,無敵超高中頻弱,顧得低頻又缺中高,有質有密情感頹!玩音響就是玩個平衡,順得哥情失嫂意-就是沒完美!如何取捨看道行。

老吳少記 29

自認聲音非凡很了不起的系統在別人眼裏可能只是十分平庸!問題在於發燒友的本質,就是好性,面子當前輸不起,順者是友,逆者是敵!築牆自保滴水不漏,閉關可來有新思維,謝絕外來善評只是井中作樂,齡長十年不進一,敗於自尊二字。

老吳少記 28

「西味」是一般西電派經常掛在口邊的慣常語,究竟西味是啥味,十個有十個都説不出,極其量說句:密度高,質感強,有仙氣... 再深入就説不出了!所以結論就是「玩西不論好聲與否,有西就是牛B,高人一等」。

老吳少記 27

有人問我專業是啥,我回答是當懶人,聽嘢(音響+音樂),系統上搞小動作,逛黑膠場,不務正業,腐敗....!無藥可救專業。

老吳小記 26

黃帝位是整個音房最佳聽音之地,萬千音頻交叉重疊聚焦於一位。喜坐牆角、背向、隨意亂坐認為都是一樣的都稱不上是燒友!坐皇位擺喇叭是基本功,對基本功都未能掌握又可來可以當一房之君。

老吳少記 25

發燒友對軟硬件的投放與發燒資歷先後掛勾,必定是先硬軟後。如果燒了十/廿/幾十年 軟件還是寥寥可數,老哥你發燒實在用情太硬了。

老吳少記 24

發燒附件調聲不能當主菜、當飯吃,但沒有它就是未夠完美!當你覺得軟硬件乏味再不能向前進,附件就是一點曙光能讓你更上一層樓,懂得用小物添亮發光才算是全能燒友。

老吳少記 23

數碼與模擬各有捧場客,撇開偏見與派別,懶人愛數碼 而模擬配支整客!河水vs井水 那裡水較甜便有脂粉客。

老吳少記 22

國產口水歌可作調音軟件嗎?答案是可以!因為1.相位必正;2.歌者必定企正中位;3.錄音室內對咪近唱錄。況且調音碟必定不只一片。

老吳少記 21

有人投放了巨額投資在器材硬件 但還是被來訪者或群友唱至體無完膚!願花、用過功也好聲難求 實在難堪,証明好聲不一定與金錢掛勾!但口袋不夠深靚聲機會更加渺茫。

老吳少記 20

天氣有陰晴圓闕,系統也不可能全年無時無刻靚聲無休!原兇有三:1.空氣濕度過度極端;2.大氣電波/磁場不咬絃;3.市電受外來因素污染。解決方案是關機改天再折騰。

老吳小記 19

玩音響可以令人反目成仇,執着與堅持擺錯方向只會將人性醜陋的一面擺上枱!玩音響是可舒緩神經、自我陶醉、享受音樂,本是一件開心事,又可必把政治、鬥爭、面子原素加入!退一步可以海闊天空啊。

老吳小記 18

分頻器相位不對/錯配解決方案有三:1.如角度延遲不大可將低頻以上各單元前後移動微調;2.如角度是超大(一般是高頻)可將正負接線倒接-即反相;3.或配合以上1+2同時調較。

老吳少記 17

分頻器分頻越多,各頻頻波/正弦波能同時拍齊出發的機會是不可能,造成頻波/正弦波不同延遲出發,學術上以角度延遲來表達稱之為各頻相位不對/錯配。

老吳少記 16

分頻器擔當頻率銜接點平滑對很多燒友都是個迷,不論自作、電分、原廠... 若是掌握不當,尾門好聲把關便變成泡影。

老吳少記 15

器材、空間 、技術在發燒學那個較重要呢?答案是都重要 因為缺一不可。

老吳少記 14

究竟是愛發燒先還是愛音樂先,關係等同有雞先還是有雞蛋先!但誰先誰後實在不太重要,只要能令自己無限折騰,自得其樂誰先誰後有分別嗎!

老吳少記 13

黑膠原版與再版實在各有各好,炒賣的當然頭版,隨手可得的當然是再版!如果是心頭好 「頭、再」同時擁有那是最完美。

老吳少記 12

一般燒友是姓「賴」的,聲音及不上人家好總會想出萬千理由來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比你好!那總比不懂得輸的有智慧。

老吳少記 11

黑膠與CD,中古與現代器材,究竟那個較好聲,實在不值一抝,自己玩的就是最好聲。

老吳少記 10

絕大多名牌器材背後始創者都是由車房自作起家,沒有自作理念就沒有昨天-今天-明天的名牌,所以千萬不要少看自作派。

老吳少記 9

玩發燒音響是一個過程,無論是好還是未夠好,只要懂得自己在什麼位置 按着自己時間表去辦事便好。至於一步想登天的初燒只是痴人說夢話,能夠懂得享受這個前進過程才是真正的聰明玩家。

老吳小記 8

越是人為整理過的聲音越做作 越不耐聽!修整、誇大、修改如人工化加入工業味精,常聽會導至錯誤對聲音的了解,但茶餘飯後作放任調劑也無妨。

老吳小記 7

喜歡PK視頻而且心存打盡天下無敵手的燒友在心理學上是一種病態!如果經常掛在口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那已經是病入高峯了。

老吳小記 6

好聲與否實在沒有定義,純屬個人觀點,江湖爭拗才沒完沒了!但老燒高人們都不喜糾纏在個別觀點偏愛,只玩原則-有底線-合自己思維的燒道。

老吳小記 5

經常聽到以下的形容詞:「世界級...」「世上至靚聲...」「連升N班」發覺自己很渺小,是否真是未聽過好嘢。

老吳小記 4

近期發覺有自稱’超越西電’稱號的燒客出現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西電在燒壇已是高不可攀,把他超越希不是天下無敵。

老吳小記 3

西電因為鐡牛頻寬效率不足 在高頻伸展上的確是有瑕疵,握播小提琴是乏味不爽!但西電燒友們認為玩西實在可以自我陶醉一番聽少樣也在所不辭。

老吳小記 2

世上沒有一套系統能播好所有類型音樂,只要能將所有類型音樂握播至一定水平已經很了不起,比起只能令某類音樂播得極勵志而犧牲其他明智。

老吳小記 1

  Hi fidelity 高保真 = Hifi 對有經驗的老燒們已經失去真正意義了, 因為聲音越Hifi變相距離原音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