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小記 1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August 25, 2020 Hi fidelity 高保真 = Hifi 對有經驗的老燒們已經失去真正意義了,因為聲音越Hifi變相距離原音越遠。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Comments
頭版CD與IFPI的關係 July 07, 2017 IFPI 代表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的簡寫 ,是一個不牟利機構,1933年在瑞士成立,所有㑹員都是CD DVD SACD ...... 音樂發行商來自全球,入會可以保障發行商版權權利, 令市場更標準化,用同一個系統去管理識認版權擁有人, 原版的血源及來源地,再版版數,如此類推。 要到1994年才有一套畫一母盤製版公司,地區, 廠號及再版版數編碼色別編製。 如何利用lFPI編碼去分便原版及再版, 這個要由CD雷射碼開始,反轉張CD, 試讀中外圈的lFPI雷射碼,例如 lFPI LB76,有IFPI代表發行商是IFPI會員, 而後半部是4字碼 由L字開始,LB76是代表Mastering Plant編號,製版國家,地區,廠房號;指在那個國家, 那個廠做第一次母盤製版,整組 IFPI LB76碼稱之為SlD,即 Source ID,母盤識別碼,而SlD又分兩種:Mastering SID 和 Mould SID。 Mastering SID - IFPI LB76 就是Mastering SID,一般是在CD外圈,用雷射射印 4字碼,有L行先,如果只有這組碼而沒有其它編碼,即這張是原/ 頭版CD。 Mould SID - 這是第二組IFPI編碼 ,同時出現在同一張CD,通常壓印在CD中內圈,塑膠部份,例如 IFPI 2U3Q,有這個碼代表這是再版;第二 三 四..... 再版分別都會有這個碼 去分便再版版數及其他資料,換言之 有Mould SID 就一定是再版CD。 以後識別頭版或再版CD, 就只是查看CD背面是一組碼還是兩組碼,便知CD是頭版或再版。 老吳 Read more
技術篇 - 電容 January 06, 2018 喜自作的人必定對他每一支電容都十分講究, 很簡單因為直接影響音色。很多時候因為喜歡某一個牌子, 某一個年代的電容的音色而廢枕忘餐,不惜工本, 務求擁有就是為了追求自己喜愛的音色。 雖知時間是電容最大的敵人, NOS即舊裝全新未用過和層用過但荒廢停用久已的電容在存活率的 確有明顯分別。一般在舊機回收的電容, 如果有幾十年沒通過電的電解質電容,乾塘死亡率可達99%, 而油質電容剛好相反,如果沒有損壞存活率相當高 可以高達97%。自作派發燒友與生俱來就是犯賤, 偏偏喜歡那些年代久已的「死剩種」懷緬 貪圖昔日絕種的音色, 這個心態相信只有當局者迷才能感受到那種慾望,失落,羨慕, 頹廢的思維。早年美國兩大電容皇牌生產商 分別是Mallory 和 Sprague,已經瓜分了整個市場超過九成的佔有率, 正所謂大家「咁高咁大」同是名牌中的名牌,所以各有捧場客。 但行內人一般都相當清楚兩大名牌的特性, Sprague是以長壽,穩定,交足功課見稱, 而Mallory是具強烈個性,特質及有驚喜, 但致命傷是短壽及存活能力。我當年是Mallory的 Die hard fans(相信我的餘生都會是) 就是為了救活一支早年40年代Mallory 刻字20UF 450VDC 廢枕忘餐,頹了一段頗長時間,到最後仍然是暗然痛哭三天完事。 對於西電電容我有我自己一套理念,第一 我絕對不會因為西電而強迫自己去用西電,連自己皇牌產品( 前後級供電,指三十年代中或以後)都不用自家產品已經說明一切; 第二 西電主力不是電容生產商,是有需求才去生產,不似得兩大皇牌, 生產電容就是他們唯一麵包生財功具, 在技術及投入的資源亦有天淵之別;第三 西電在硏法電容所花的力度遠比放大器低無限倍,製作41 42 的黃金歲月是三十年代初,電容還是蠟紙技術,機於蠟紙特性, 成品體積大,容值小,忌熱,存活率低。 但因為當年西電還是以租用形式作業,所以有壞即棄, 換上新的便繼續作業,耐用與否不是一個主要考慮因素。 直至三十年代中期才有油質電容出現才改寫了西電製容歷史。 在此奉勸所有西電21-CB電容用家, 為了每天不想為蠟紙電容漏電而產生的不必要噪音,燒牛燒機危機, 罷工停止工作而煩惱,把21-CB電容內藏拿掉, 放入八十年代NOS而代之(但絕不建議用現代新裝電容取代), 保証能把以上憂慮一掃而空,容值還可以改用較大的數值, ... Read more
教你怎樣分別Blue Note頭版黑膠 July 19, 2017 Blue Note 或 「籃調」碟芯貼紙相當容易分便,左面跟下方有籃邊白字, 其餘上面跟右方底色都是白色底籃色字,Blue Note自成立就用這一種碟芯貼紙, 只有這一種貼紙膠才最有歷史收藏價值, 直至到後期全深籃色底的貼紙,代表Blue Note黃金期已過,踏入沒落期,再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了。 收藏Blue Note黑膠唱片以單聲度為主,單聲膠的發行年代正直是Blue Note稱王稱霸的黃金檔期,當年𣄃下的簽約樂手, 粒粒都是天皇巨星,光芒四射,一時無兩。 Blue Note最值得收藏年期為1955-1957,其次是1957- 1966,1964-66已經是以立體聲為主, 1957是立體聲面世之年,所以可以算是技術轉移的分水線, 單聲技術已奏頂峯,越接近1957所發行的單聲作品就越靚聲, 成為收藏家所追捧的年份,片價被捧至天高。 因為家居立體聲音響系統還未普及,處於轉換期, 所以單聲膠的發行還是主導市場, 變相立體量相對較小而且收藏價值也大打折扣, 市值亦小於單聲膠以十部計。 怎樣去分辨它們的年份是有點技巧, 只要記性好多留意便無往而不利。 分辨年期主要有二 1. 唱片編號 2. 在內圈邊上方 BLUE NOTE RECORDS 後那行地址寫法,相當重要,決定一切。當然還有細分, 例如印片廠編號,錄音師印碼形,有耳沒耳,暫時不提它們, 因為上述1和2已經相當足夠去便別它們的年份及原/頭版的真偽。 1951-1957 編號 BLP 1501-1543,七年內一共只出43張唱片,地址都是 161 LEXINGTON AVE NYC 見圖; 1957-1958 同期發行有兩組編號 1. BLP 1544-1599 承繼1957前所用的,地址同樣是 161 LEXINGTON AVE NYC,直至1599便停用; 2. 另外一個組編碼是 4001-4011 地址是 47 WEST 63rd . NEW YORK 23 見圖; 1958-1959 同樣發行兩組編號 1. BLP 1564-1599 與57-58有重叠,又有些編號沒出,2. 另外一個組號編碼 4010-4035 同時亦有重叠,相當難分,反正只要認圖認地址便是了,地址是 47 WEST 63rd . NYC 見圖; 1959-1962 已經開始有再版出現,編號 ... Read more
Comments
Post a Comment